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讲过了什么是均线,那么大家在使用均线时,可以单独使用一条,也可以组合使用多条,当组合使用多条均线时,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概念“均线多头排列”。
我们先来看看演示图例:
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,均线选用的是5日、10日、20日和60日4条简单移动平均线(MA)。紫色方框内的一段走势,我们就叫做“均线多头排列”,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了,均线多头排列就是多条均线金叉之后,一起向上发散的过程。
造成均线多头排列的原因其实就是股价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,不是因为均线向上发散股价才涨,而是因为股价上涨,所以均线才向上发散,呈现多头排列,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。
再看一张演示图例:
(上证指数行情----日线图----均线MA指标)
从这个演示图上看到,均线选用的是5日、10日、20日、60日、120日和240日6条简单移动平均线(MA),比上面图例中多了2条长期均线。我们再来看看紫色方框处有两波大牛市,这两波大牛市中均线的特点就是多头排列,而且短期、中期、长期均线统统都向上发散。
结合上面两个图例,我们可以得出
均线多头排列特征:
因为上涨所以均线向上发散,而不是因为均线向上发散而股价上涨;
上涨行情越大,则参与向上发散(多头排列)的均线就越多,均线级别也越大;
上涨行情越小,则参与向上发散(多头排列)的均线就越少,均线级别也越小。
认真体会上面三句话,就会发现均线多头排列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点。
均线多头排列作用:
可以用来判断行情大小,参与均线越多行情越大,参与均线越少行情越小;
可以用来判断趋势,比如可以设定突破某均线(或均线组合)趋势开始,跌破某均线(或均线组合)趋势结束;
可以用来选股。
是不是只要均线多头排列,接下来就会有较好的行情呢?答案是否定的,还需要一个先决条件,即均线粘合。查看《均线多头排列的前提:均线粘合》(稍后推出)
在《平均线移动线的分类》一文中,我们也讲到了移动平均线经常用到的除了简单移动平均线(MA)之外,还有指数移动平均线(EMA)和加权移动平均线(WMA),我们也来用实际案例看看他们多头排列的情况。
(上证指数行情----日线图----均线EMA指标)
(上证指数行情----日线图----均线WMA指标)
由于简单移动平均线在实际的使用中效果最好,很多均线系统都是用的简单移动平均线,因此这里就不对指数移动平均线(EMA)和加权移动平均线(WMA)的多头排列做过多的解释了。这也给大家开拓了一下思路,以后只要和均线有关的指标,都可以使用MA、EMA和WMA三种不同的移动平均线试试,看看哪个效果更好。
扩展阅读:
均线多头排列的前提:均线粘合(稍后发布)
最新评论:
-> 关键是怎么用,任何指标都有它的缺点。另外,单纯的用一种指标的成功率本就不高,最好是能再结合...
-> 均线多头排列不好用,假的太多,防不胜防...
评论列表
均线多头排列不好用,假的太多,防不胜防
关键是怎么用,任何指标都有它的缺点。另外,单纯的用一种指标的成功率本就不高,最好是能再结合其它分析技术或者指标公式,但不能是和均线属于同原理。